,于禁在反思了之后,得出了自己在战斗中,应该要让自己手下的军官了解他的战术思路的结论。
他在接敌之前,就必须给所有人安排任务,让他们明白自己在这场战斗中要承担什么职责,而不是简单的要做的事情。
经过一天的休整,于禁开始率军向着东阿进发。这一次,他要面对的将会是陷阵营和数量更庞大的兖州士族组成的军队,所以于禁在安排行军路线上特意选择了一条道路宽敞,并且随时可以转换为战斗队形的路线。
可惜,他不知道这参与围城的兖州士族之间矛盾重重,只要不逼迫他们,他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就像是这一次高顺兵败以后,焦触直接免了他的指挥权,把他手下大多数人马编入自己名下。只留下三千人马给高顺,让他继续监视这座东阿城。
而焦触自己,则是带着亲兵加上将近一万五千大军是直接向着于禁来向而去,在路口下寨,准备与于禁所率领的刘备军大战一场。
于是,在聚集东阿二十里之外的鱼山之下,焦触的兵马就和于禁所属的刘备军撞在了一起。
由于这是一场遭遇战,两军其实都想着在鱼山下寨,只不过于禁率领的部队行军速度快,才让双方撞在了一起。
于禁一见对方军中居然没有高顺的陷阵营,那自然是毫不犹豫地立马命令众将是转换战斗队形,不把对方打崩溃不罢休。
在接到命令之后,刘备军这些受过刘备亲自耳提面命,在于禁和审配双重摧残下都坚持下来的军官们马上明白了自己的任务,率领士卒组成了战阵与战线向兖州士族的大军拉近距离。
与之相对的,焦触此刻也选择了迎敌,想要借助人数优势,一举击溃行军中的刘备军。他可是很清楚,刘备军走这条路,要走的距离可是比他们远多了。
但是,他那一万五千多人,分别是不士族的部曲。突然之间要转变队形进入战斗状态,哪里那么容易?
那队伍一走,真的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一万五千多人呼来喝去,与其说是一支军队,倒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集市。
嘈杂声中,于禁军的前锋已经到了。
由于于禁已经吩咐过他的目的是什么,于禁军先锋官根本就没在乎焦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