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到到yn市这个州中心城市了,高考成绩自然就不会好到哪里去。
陶大强的孩子就算现在出生,高考的时候是下个世纪初,那时候还不是很明显。当然,过个十年,户口分界不是很明显的时候,花几千块钱买个农转非,然后去县里或市里上学就行了。这是可行的办法。
现在想着还太远。
陶大强听着李龙说的话,点点头说道:
“也对,在咱队上,跟着你干,一年咋也能弄个千把块钱,顶他好几年工资了。有钱了,那办啥事都方便了。”
李龙感慨,这人情冷暖,让陶大强这么早就感受到了钱的重要性。
拖拉机开到乡木匠房这里,李龙订的家具可不少,一趟拉不完。好在木匠房里工人有经验,摞起来装,差不多一拖拉机装一半,然后用绳子绑好,中间用麻袋隔着。
李龙去了乡门市部找老张买了一百个请帖。
“这是谁要结婚啊?”老张一边数一边问。
“我啊。”李龙笑着说道,“我这年龄也不少了,该结了。”
“你对象是那个学校的老师?”老张对李龙还是有点印象的。
“嗯,现在去教育局了。”李龙知道这个老张大概率是能接到一张请帖的,便也不隐瞒,说道,“年前调过去的。”大哥的人脉很广,县里乡里村里都有,兵团那边都有,如果往远里论,石城下面的兵团也有,不光是下野地的那个亲戚,李建国曾经在兵团干过一段时间,那里是有战友的。
是的,兵团那时候虽然集体转业了,但那时候的同事也叫战友。
“那……不错不错。”老张表情有点复杂。
李龙从门市部里出来,到木匠房这里,检查了一下装的家具,然后就开着拖拉机和陶大强一起往回走。
回走的路上,李龙也给陶大强说了一自己下一步的打算。
“结完婚后先种地,地里种下去,头水浇过就没啥事了。我打算先去山里送些粮食,后面要在山里呆一段时间。”李龙说道:
“山里有贝母,这个你知道的,到时我找一片贝母比较多的沟,你要没事的话,准备在那里挖贝母。速度快点儿一天新鲜的能弄几公斤。
按七八公斤出一公斤干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