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她却并不想改变主意。

    山里的日子或许清苦了些,可山里最不缺的就是肉啊!

    能顿顿都吃上肉,还能一次拿出十五两银子娶媳妇,说明这户人家的日子比村子里大多数人家,都要好过几分。

    她也算是给老闺女的后半辈子,找了个不错的依靠。

    只是这么一想,张婆子便彻底安下心来。

    摸着触手微凉的银锭子,她越发下定决心,要一手促成这件事。

    迷药是昨天晚上,定老头摸黑去镇子上的药铺,花钱买回来的。

    原本是想着,万一定氏不听话,或是有别的想法,就先拿药把人迷晕再说。

    没曾想这么快,药就要派上用场了。

    “老姐姐自有主意,知道该怎么办就行。”

    “那我就在屋里等着,你们家把事情办妥了,再通知我一起走。”

    赵媒婆轻轻松松多挣了五两银子,心情十分的舒畅。

    这样的生意多来几笔,等到她老了、干不动的时候,何愁小日子不好过。

    定氏刚洗漱干净,就看到灶屋的桌上,摆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糊糊。

    她不由得眼前一亮,想到这是娘亲交代嫂嫂们特意留给她的,不禁会心的一笑。

    之前她没带四丫回家的时候,可没这么好的待遇。

    到底是对家里做出过贡献后,娘亲对她的态度也越发不一样起来。

    她端起糊糊,二话不说便大口大口的喝起来。

    微温的玉米面糊糊,虽说有些拉嗓子,吃进肚子里却能管饱。

    定氏几乎是一口气,就喝下了大半碗,原本饥肠辘辘的胃,才终于缓过劲来。

    吃饱喝足之后,她的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去找娘亲,把之前说好的十两银子,要到手里。

    她刚一走到院子里,只觉得脑袋一阵昏昏沉沉的,两眼直泛迷糊。

    她勉强扶着院子里的小桌坐下,缓了好一会,越发感到两眼直发黑。

    坏了!她这身体怕是在山里辛苦劳作累得狠了,怎么会平白无故的犯起晕来。

    定氏晕倒之前,脑子里划过一抹猜测,扑在小桌上彻底没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