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代发展中的一种新尝试嘛。它就是一条能让人穿得好看、心情愉悦的裤子,没什么不好的呀。”
一些原本态度强硬、坚决反对的老人,听了这番话后,内心那层坚冰也开始渐渐融化。一位老奶奶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唉,听你们这么一说,好像也的确没啥大不了的。看来咱们这些老家伙,真是有些太保守咯。”
“奶奶,您看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大家都想着穿得漂亮时尚些。我还听说这喇叭裤在南方,去年就已经流行起来了呢。”
老奶奶微笑着点点头:“也罢,看来是我们操心过头了。这喇叭裤确实算不得什么洪水猛兽。”
就这样,不少想通了的老人开始陆续离场。很快,现场就只剩下一些被刘天收买、拿了好处的人,以及少数几个思想极为顽固,依旧坚持认为喇叭裤伤风败俗的老人。
李松站在不远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明白这是一个向好的趋势。他轻声对身旁的属下说道:“你们只需负责把控好场面,绝不能让冲突再次爆发。至于年轻人和这些老人之间的争论,不必去干涉。就让他们自由交流,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那些被刘天收买的人,眼见不断有人被年轻人说服离开,心里愈发着急,于是开始变本加厉地指责喇叭裤。
一个被收买的中年人,扯着嗓子大声叫嚷:“你们这些年轻人,简直太不懂事了!这喇叭裤不伦不类的,穿出去简直就是给咱们京都人丢脸!”
这人话音刚落,立刻有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地反驳道:“您这话可就说得太过分了!喇叭裤怎么就给京都人丢脸了?每个人的喜好本就各不相同,您张口就给我扣这么大一顶帽子,实在是强词夺理。”
此话一出,那些固执的老人们仿佛被踩到了尾巴,瞬间有人跳出来反驳。要知道,十年动乱期间,随意给人扣帽子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今人们对此仍心有余悸。
“谁给你们扣帽子了?我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这么稀奇古怪的裤子,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大爷,您没见过的新鲜事物多着呢。时代在不断进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见得多了,您自然就习惯了。您瞧瞧现在的电灯、电话,以前不也都不存在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