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旧五代史品读 > 第19章 明宗李嗣源(十九)(2/3)
郎、平章事。

    戊辰日,前任邓州节度使刘(此处原文可能缺失姓名)去世,朝廷为此废朝表示哀悼。左拾遗李同上奏说:“天下的囚犯,请委托地方长官每十天亲自审问一次,核实他们的罪状真假,然后依法论处。希望这样能够避免冤屈滥罚,让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的处理。”李嗣源采纳了他的建议,认为这样做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

    辛未日,皇子河中节度使李从珂被加封为同平章事。同时,任命镇州留后、检校司徒王建立为镇州节度使、检校太傅,以表彰他的功绩和贡献。

    癸酉日,李嗣源的第三个儿子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李从厚被加封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河南尹,并判官六军诸卫事。这一任命显示了李嗣源对儿子的器重和期望。北面副招讨房知温也上奏说,营州境内的奚族陀罗支部族已经归附,这是边疆地区传来的好消息。

    乙亥日,监门卫大将军傅琏被任命为右武卫上将军,以加强军队的领导力。

    丙子日,李嗣源再次下诏说:“近来由于本朝多难,雅道(即正直的品德、风尚)衰落,人们都崇尚浮华,很少保持廉洁谦让。那些被任命为兰省(即尚书省的别称)官员、柏台(即御史台的别称)职秩的,有的因为人情关系而疏远,有的因为私人仇怨而被惊扰或排斥。稍微有点不恭敬奉承,就很快被抛弃。这是司长(指各部门长官)在显示威风,置君恩于何地呢?今后新授官职的人在朝谢恩后,可以按照惯例上任,司长不得因为私事而阻滞。那些官员也不得因为遭到压抑挫折,就托故请假,逃避职责。”

    这道诏令的颁布,旨在整顿官场风气,鼓励官员们保持廉洁奉公的态度,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戊寅日,皇子李从厚在河南府领事(即兼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职),宰相郑珏以下官员都会送行,这不是惯例。这一举动显示了朝廷对李从厚的重视和关怀。

    己卯日,枢密使、光禄大夫、检校太保、行兵部尚书安重诲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兼侍中;枢密使、检校太保、守秘书监孔循也被加封为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同时,李嗣源还下诏将崇文馆依旧改为宏文馆。当初,在同光年间(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年号),宰相豆卢革因为同列郭崇韬的父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