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河把黄嘉伟原来的计划基本上彻底否定,改得面目全非,很有一点知识分子自以为是的味道。当然,对于学法、教法、兴趣的方圆的思想,还是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体现。但方圆怀疑,一个没有教育管理经验的人刚刚当上教导主任,就敢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来开展工作吗?我方圆都要全面倚重黄嘉伟,当然我还有过一定的抓教研、抓毕业班的经验,毕竟也当过分管教学的教导主任和副校长,来到高中,尚且不敢提非常具体的东西,只能笼统地说学法、教法和兴趣三个宏观的方向性的东西,你于海河就敢全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在写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全年级的老师们的接受能力?如果一次性加的科研项目太多,一次性加的教学改革的东西太多,这些老师在观念、心理上能够接受和承受?什么改革或构想都要稳妥,都有具有可行性,不是天马行空,把每一个老师的理滦究水平都想像成跟你于海河水平相当。
方圆转过脸,看着三位未来要重点倚靠的人,神色凝重,没有笑容。方圆说:“今天下午,将要召开高中全体教师会了。三份工作计划,我都看了,我对黄主任的计划最满意。从计划里,我能看到黄主任丰富的工作经验,感受到黄主任稳妥踏实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对2008年的高考充满了信心。你的计划已经通过,下午就可以向全体老师宣读。”黄嘉伟说:“好的,方校长。”方圆继续说:“高一曾主任的计划,我也比较满意。你再把计划给黄主任看一看,请黄主任给把把关。曾主任,还有于主任,都是刚刚当上教导主任的新人,在工作经验方面,甚至还比不上我,毕竟我还当过教导主任,当过校长助理,现在也是副校长,抓过两届毕业班。连我都很佩服黄主任,我相信曾主任,还有于主任,确实有必要多向黄主任请教。”
黄嘉伟说:“方校长过奖了。小曾与小于都很不错,都很有才的。”方圆说:“能力与经验不是一回事,光有能力,没有经验,这能力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光有经验,没有能力,这经验也不是什么有价值的经验。而黄主任恰恰是既具有能力也具有经验的同志。”曾佩璇说:“好的方校长,我把计划再请黄主任修改修改。”方圆点点头。
看着于海河,方圆说:“于主任的计划,充分体现了于主任的学术研究水平,这一点我是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