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搬几十个大炮顶在对面城墙门口,轻轻的轰上几轮就好了……
“而且如果如果他们对他的路有什么想法的话……那他们将会在森林里遇到无情的钢铁巨人的!”
艾萨克笑着说道。
他的“杰作”——希波38号,将会让他们见识到,什么叫做“恐怖”!
(ps:之前有个老哥说要要看原理,还要看化学方程……(o_o)
我都无语这玩意有啥好看的,我反正是弄来了,那个哥们不知道还在不在看了,你要是还在,那就——给——我——全——部——看——完——!( ̄ ̄)︻デ═一
其他人嘛……咱就是散了吧,后面的玩意十分的枯燥无聊……
哈伯法(也称哈伯-博施法,德文:haber-bosch-verfahren,英文:haber process,也称haber-bosch process或fritz-haber process)是一种通过氮气及氢气产生氨气(nh3)的方法。
氮气及氢气在200个大气气压及摄氏400度,通过一个铁化合物的催化剂(fe3+),会发生化学作用,产生氨气。
在这个情况下,产量一般是10-20。
n2(g) + 3h2(g) 2nh3(g)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在哈伯过程发现之前,氨一直难以在工业规模上生产。
由哈伯过程中产生的氨产生的肥料,估计是负责维持三分之一的地球人口。
而氨做为炸药的原材料,之前,德国要制作氨气需要从智利进口硝酸钠,哈伯过程使得得德国可以解除禁运对材料取得的困难,也引发了一战的胶着,而战后则在人口爆炸上贡献巨大。
据估计,人类中的一半的蛋白质中的氮是由用这种方法达到最初的固定的,而其余氮是由固氮细菌和古细菌生产的。
这个实验首先在1908年由弗里茨·哈伯进行。于1910年,carl bosch于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工作时,成功把这个实验商业化,使之符合成本效益。
这个实验最早期于1911年被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
之前,德国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