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成果,只是向着最终目标可控核聚变迈进了一小步而已。
想到这个,许秋突然沉默了一下。
他给目前临海研究所所长任超打了个电话,寒暄一阵后问道:“现在这些科研人员,平均薪酬大概是多少?”
任超有些意外。
他还以为许秋要问科研进度,或者是这几个星期有没有什么新突破呢。
工资方面,他还的确没有关注过。
任超问询了财务部的人后,才给出答复,道:“目前,我是拿年薪的,七十万左右。
还有四位主任,也是年薪,大概是五十万。
特级研究员,月薪两万上下。
高级、中级都在万元级别。
初级研究员八千、没转正的五千,还有大量博士生,一个月给三千,包食宿。”
这个薪酬水平跟许秋猜测的差不太多。
谁又能想到,一个有可能做出每年百亿市场的科研团队下,一大半的人工资水平才刚刚过万。
而过五关斩六将的博士生,却只能拿三千月薪?
这并非临海人工血管研究所太抠。
而是整个大环境如此。
科研不受重视、科研人员拿不到该有的报酬,大夏每年八万博士生,月入三万、五万的自然有,但也存在很多靠补助在大城市勉强够活的人。
“弱科研”的风气,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许秋也只能从眼下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