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难治?不急,我会出手 > 第509章(1/2)
    不管是病人情况,还是医生的手术水平,都不会太刁钻,属于协和、天坛、301这类大三甲都有主任能驾驭、并且掌握的高精尖手术。

    而非只有许秋能做的,类似于完全颅脑融合分离的全球独苗。

    许秋代表了这款新型血管是否真的可行。

    而郑主任等人的手术结果,则能看出这款产品、这台手术是否能在整个大夏铺展,成为心内科一门真正具有开创意义的崭新手术!

    ……

    初步确定受试者后、手术方案后,临海一院出动四支队伍,分别前往病人的所在地,将病人接回一院。

    很快,四人就住进了心内科的病房,开始了术前准备。

    其中闫自强更是重点。

    常规的冠脉造影,确认梗阻部位、程度、范围。

    预计移植血管桥支数、确定手术方案。

    此外,还要估计心肺功能、评估再次手术的危险性。

    初次手术做了几支血管桥、血管桥材料以及移植部位、升主动脉状况,和近期的冠脉造影结果,都将直接决定最终的手术细节。

    当天,闫自强从协和赶来时,许秋腾出时间亲自迎接。

    “许医生!”

    这位老人坐在轮椅上,一下车,就紧紧地握住了许秋的手。

    闫自强的脸色比当时更差了,口唇发绀、说一句话要喘好几口气,显然缺血缺氧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

    “脚还冷吗?”许秋扶着老人,开口问道。

    这一刻,闫自强眼里闪出泪花。

    他没想到,再次和这位仁医见面,对方说的第一句话,没有什么浮夸的承诺,仅仅是一句平淡的脚还冷吗。

    但就是这句平淡的话语,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不冷了,那双棉拖鞋我也带过来了,很暖和。”老人抹了抹眼睛,与许秋仅仅相握。

    这一幕,被闻讯而来的媒体、记者等拍下。

    这张照片也被广泛传播。

    被命名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例小口径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前,彼此信任的主刀与受术者”

    当年,照片被评选为大夏顶级医学学术期刊《大夏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