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又不是编撰《世界罕见病大全》。
有些罕见病,全国的医生一辈子碰到的次数都不超过一掌之数,哪有这么容易撞见?
俗话说,邪乎到家必有鬼。
当一个病看似诡谲,无从下手时,很有可能是临床医生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或者是走入了固有的临床思维误区。
比如现在,当看到母子两表现一模一样的肝损症状时,所有人脑子里好像只剩下了遗传性肝病。
然而,只要是肝损,表现就这么几样:黄疸、转氨酶升高、下肢水肿,谁又能保证母子两不是不同疾病引起的肝脏损害?
“这样吗……”莫琬还是有些不相信。
施怜则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身为旁观者,她看得最清楚。
莫琬确实走入了惯性思维的误区。
这也和她与许秋之间的差距密切相关。
莫琬是肝胆医生,专精,或者是唯一精通的就是肝胆系的疾病。
因此碰到任何病人,首先注意到的一定会是肝胆系的问题,袁玉此前的多次流产、子宫内膜剥脱、大出血等,对莫琬来说,都是为诊断肝胆系疾病服务的。
但许秋却不同。
许老师在各个领域都有涉猎,而且经验、理论、临床本领等都极为扎实,他能从妇科、产科、肝胆科、心外科等等的角度来剖析袁玉,得出一个更全面的结论。
而这,是其他医生怎么都模仿不来的诊断方式。
施怜深呼一口气……难怪其他医生的诊断水平离老师还有这么大一截距离。看似简单的几个诊断,中间可是无数个科室临床思维与能力融会贯通的差距啊!
“等着看治疗效果吧。”许秋没有和莫琬解释太多。
对方同样是天才,想要说服她太难,只能用事实说话。
……
结束一上午的门诊。
护理部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袁玉的病情开始好转,皮肤虽然还是泛着黄染的色泽,但双腿水肿的程度肉眼可见地减轻了。
主任办公室。
“水肿已经减轻了?!”莫琬直接从沙发上弹了起来。
施怜则一脸淡定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