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有着朝廷在暗地支持,佛教想要与道教打擂台,也绝非是什么难事!
“只能说。”
“那道教之中。”
“像是道观主那般,有着长远眼光的道士,还是太少了。”
“本来只要什么都不做,安静低调,就不会出任何问题。”
“现在……”
王千禾摇了摇头。
而在那承国各地。
百姓看向推演中道士的目光,多了几分的憎恶与埋怨。
尤其是边境的军民,对于道教都多了许多的厌恶情绪!
因为在他们看来,陈怀信是为了解决边境问题,所以才调动大军荡平草原,可这些道士却百般阻挠,不希望朝廷对外征战!
这阻挠的是朝廷政策?不!这阻挠的是他们的安宁生活!
“那道教……”
“不配成为煜国的国教!”
……
【就像是陈怀信所想的那样。】
【那阻挠的道士们很是心急。】
【“毕竟。”】
【“若是等大军离开长安城。”】
【“那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
【“必须赶在这件事发生之前,让朝廷正视我们的诉求!”】
【那些道士在心中这样想道。】
【虽然。】
【那道教之中。】
【的确有不少道士。】
【觉得这样逼迫朝廷并不太好。】
【但如今道教掌握话语权的、更多的是在那阻挠的道士手中。】
【“或者说。”】
【“大部分道士对哪种决定都无所谓。”】
【“他们只会等待结果!”】
【“所以无所谓话语权是否被别人掌握!”】
【若结果对自己有利,那这些人就会欣喜。】
【若结果对自己不利,他们则会说自己没有参与,不该牵扯到他们身上。】
【反正。】
【不管怎么说。】
【现在的情况。】
【就是那阻挠的道士,用着最大的声音,希望朝廷能够重视自己等人的述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