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穿暖的主
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和王不懂闲聊
“这位小哥,你可就甭蒙俺了,就您抽着的这烟,闻上去,就不是一般人能抽的…”
“烟?”
王不懂瞬间明白了。他今天出门着急,匆忙之间没有换衣服。现在带着的烟和打火机,是昨天晚上顺胡子落的。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缴获的物资,带有军用物资的性质。普通老百姓,当然是不能轻易获取的…
没想到这么一点的瑕疵,让一个小买卖人给看到了,
别看人家是个小商贩,可真是个人才啊!看来这是“自古民间出大神”!
王不懂马上拉住他,在一张空桌子坐下,掏出烟来,敬了一根,两个人攀谈起来。
小老板姓郝,原籍也是东山省的。
从他这辈计算,往上数几代都是商人,之前也是走南闯北的行商。因为老辈人的吃苦耐劳,着实积攒了不少家业!
后来,随着老辈人的离世,家里也没有撑起来家业的人,导致他的家族逐渐败落,只能靠吃老本活着。
谁都知道,没了进项,就是给你一座金山,你也得败光喽!可是遇到“大环境”不好,见天的不是闹天灾,就是有人祸。最后,让老郝家一贫如洗。
为了生存,在家长“摔锅分家”,几房人都离开了。
郝老板在“闯关东”时候,一路北上,最终落户到县城里,父子两代人经营起这个摊子…
王不懂一听,立马想起了那个姓郝的当兵的,不知道,是不是郝老板的亲人?
…按照他的说法,昨天晚上的县城,小鬼子也算损失惨重,等攻打县城的人走了,府城连夜派来军队,抓了不少人进宪兵队!
王不懂从他的话中,可以判断,三营的那个姓刘和姓李的两个人,很有可能是昨天夜被抓的!
又扯了一会闲话,王不懂掏钱走人,领着一大堆人,去了城门口。
果然不出意料,城门口戒严了,小鬼子的人数增加了,又多了两挺机枪,检查的人,也由伪军,换成了小鬼子。
一见不好出城受阻,王不懂也没有过多纠结,带着人,走向城门口对着的胡同。
刚进胡同口,二蛋的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