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不说话了,乖乖的按照姜宁的吩咐去做了。

    过了没多大一会儿姜老大来了,一起来的还有秦昭。

    “你怎么过来了?”

    “帮我娘过来送点绣线,看到姜叔拿着这么多东西,就顺手帮着拿过来了。”

    “看在你帮忙的份上,中午别回家吃了,请你尝尝新玩意儿!”

    姜宁扬了扬手里的大鲤鱼,笑的如那春天开满山头的鲜花一般的绚烂,愣了神的秦昭,反应过来自己看着个十岁的小丫头看直了眼,狠狠地打了个哆嗦。

    他莫不是最近学业太重,累坏了脑子了。

    “不,不必了,我还有夫子留的课业没完成呢,先走一步了。”

    秦昭一溜烟的跑没影了,那慌乱的背影,怎么看怎么有一种落荒而逃的感觉。

    “哎,这人,算了,大不了一会儿做完了让二姐送些过去就是了。”

    姜宁嘀咕了一句,扭头就继续装鱼去了。

    鱼实在是多,姜老大来回折腾了三趟才算完。

    乡亲们看到姜老大端着木盆拎着水桶,来回往河边走好几趟了,好奇的不行,有几个比较好好信儿的还过来看了两眼。

    见到姜老大端着的木盆里装着的是洗过的湿衣服,一个个顿时兴趣全无了。

    大房就那两件换洗的衣服,还都是补丁摞补丁的,辨识度特别的强。

    为了不让村民们看出来,姜宁拽了点蕨菜。

    蕨菜老了就不好吃了,姜宁挑挑拣拣的找了一些新发出来的嫩蕨菜。

    将蕨菜一层一层的铺在鱼上面,猛地一看,还真容易误以为这一桶都是蕨菜。

    村里条件不好的人家,也有不少挖蕨菜,婆婆丁一类的野菜回家熬野菜糊糊吃的。

    不好吃至少能吃,总比饿肚子强不是。

    姜宁目送自家老爹抱着装满了鱼的水桶远去,心满意足的去洗手了。

    抓了这么多的鱼,她这手都要腌入味儿了,远远闻着都感觉腥得慌。

    姜宁正低头认真的清洗自己的小鸡爪,脑海里突然传来了系统的警报。

    “警报警报,发现炮灰,发现炮灰!发现炮灰!请宿主做好解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