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是一种,普遍的情况,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看出日本社会,它当时的物质的匮乏的,这种已经达到极限的情况,尊老爱幼,这种道德也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都是由我们的长辈所抚养长大的,我们的父母祖父母,他们养大了我们,所以,天然意义上,我们就应该对他们进行,在他们的晚年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小孩来说,年幼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自我照顾的能力,所以人们必须要,抚育他们,让他们成长,这就是这种道德所产生的一种普遍的人性,中国人是一个非常讲究尊老的民族,所谓的以孝治天下,所以在中国不尊敬老人是非常令人不齿的。还有一条普遍的道德,那就是要勤劳,这一条倒是有些民族,并不是太遵守,中国人是非常看重人的勤劳的,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一个人他不勤劳的话,就会被周围的人骂,他是懒鬼,并且非常的不以为然,这样的人一般的人家是不会把女儿嫁给他的,因为很显然,嫁给他女儿就只能过去吃苦,一个懒惰的人,怎么可能带来一种富裕的生活呢?有些民族,这些民族显得并不勤劳,比如有些黑人民族,或是有些拉丁民族,这些民族更看重的是一种即时的,生活的愉悦,他们并不看重一种生活的长期的积累,这样的民族,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有些轻浮的民族,但是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认为自己的方式是最好的,他们认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难道不是为了快乐吗?那为什么要每天像牛像马一样的辛苦苦的工作?而不是尽情的快乐呢,和中国人一样,勤劳的是有一些北欧的民族,特别是清教徒,清教徒他们有着普遍的这样一种准则,他们认为,人必须努力的工作,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物质,这是上帝的要求,所以清教徒一般都非常的勤劳节俭忠贞,当然,这是传统的清教徒的道德要求,现在的清教徒已经有所改变,现在的中国人也应该是有所改变了,并没有以往的中国人那么勤劳了,但是依然是一个很勤劳的民族
然后我们来考察一下我们中国社会中,2000多年来,一直被推崇的孔子的思想,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他留下了一部着作论语,当然,这部着作并不是他本人所写,而是他的弟子们。根据他平常的言论,所编辑而成的,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所发表的这些言论都是一些道德规范,就是说他认为人类他我们中国人应该按照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