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天在被背刺了好几回以后,也知道鸡蛋不可以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必须几方投资,尝试各种办法一块降低国运!
只是他不知道,又一轮背刺马上来临……
有一说一,身为一名法家变革者,曾黎并非只知道破坏,不懂建设之人。
事实上,历史里大多数的法家都不是这种人。
曾黎知道,皇帝之所以赏识自己,一方面是他的确可以满足皇权需要打破儒家所建构的世俗规则的需要。
毕竟变法之人如果是儒家的人,那再怎样变法,皇权也始终被困在儒家做建构的牢笼里。
而另一方面,就是这位极具野心的皇帝,觉得自己可以和齐顺义外,另外三位首辅一样,使国家富强。
来满足皇帝雄霸世界的野心!
所以,他不能光知道拦权、斗争,破坏原有的规则。
他也得发展建设,尽可能消除自己引发的朝堂斗争导致的负面影响。
因此,他大手一挥,进行了一项大变法!
刑部的独立!
这个独立,是把刑部的权利,是把一个县的断案权。
从县令手中收过来,交给刑名官。
刑名官却不用跟县令,甚至更高级别的官员负责。
他们只需面对刑部、内阁跟皇帝而已。
同时,任免刑名官的权力,也从吏部转移到了刑部!
这项变法一经推出,直接被众官员反对。
特别是吏部。
毕竟这项变法,在强化了刑部全力的同时,还大大削弱了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