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英轩的意思很明白,我这个人很懒,不要什么事都找我,你们自己看着办,只要不出错就好了,但是万一出了差错呢?
谁管辖的谁担责呗。
这完全是跟苏木不相同的执政风格。
一月初,阳治大街小巷年味甚浓,有些调皮的孩子拿着用偷偷攒下的零花钱买的摔炮,在街巷里撒着欢的玩着。
家家户户都开始算计着过年需要买什么。
何贵生家里也是如此。
往年的这个时候是何贵生老婆最愁的时候,只因为家里没钱。
年关、年关,穷人家最难过的就是年关。
往年何贵生的老婆都为了回乡下时候给父母跟小辈的红包发愁,今年却不一样了。
何贵生是弹簧厂的锻造工,干活累不说,工资也不高,有时候拖欠几个月的工资也很正常。
再加上还有房贷要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乡下那些亲戚都以为何贵生在城里买了房子,还有份稳定的工作,都羡慕的很。
所以每年回乡下过年,何贵生都打肿脸充胖子,双方父母没人都给三千块钱,凡是小辈的,每人二百块钱红包。
为了这事,何贵生的老婆没少跟他吵架,说他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或许就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吧。
可是今年不一样了,弹簧厂竟然有了年终奖,像何贵生这样的一线工人竟然有两万块钱,再加上补发了以前欠着的工资。
当何贵生把四摞红票子放到媳妇眼前时,何贵生的老婆都看呆了。
再加上年终的福利,油米面,成箱的苹果,冻好的大刀鱼。
这几天何贵生的老婆嘴就没合拢过。
往年回乡下都是算计到每一分每一厘,这次终于可以大大方方的回家,不用再装了。
何贵生这种小人物也只不过是发展集团中的一抹缩影。
现在发展集团在册职工两万多人,都在春节临近之际收获满满。
一传十十传百的,原本被人们嫌弃的企业都成了香饽饽,已经有心思活络的人想要去里面找工作。
不知道是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我眼中的苏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