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塑强汉 > 第11章 拜访左伯(1)(1/3)
    有一定智慧的皇帝,发现官僚士族势大,皇权旁落,而皇族已经没落,当然就会想办法利用外戚集团、宦官集团……

    中国历史,从某个方面来说,就是皇权与士族斗争的历史,其中参杂着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

    等皇朝没落,天下大乱,那些世家大族就会四处投资。

    哪管你“城头变幻大王旗”,只要不损我世家大族根基就行。

    看看三国诸葛一族就知道世家大族是如何操作的。

    诸葛珪,诸葛亮之父,东汉末年的泰山郡郡丞。诸葛一族自他而崛起。

    其长子诸葛瑾投靠孙权,吴国大将军,宛陵侯;

    其次子诸葛亮投靠刘备,蜀国丞相,武乡侯;

    其侄儿诸葛诞(诸葛亮堂兄)投靠曹操,征东将军,高平侯。

    兄弟三人,都对主公绝对忠诚,也都混得风生水起。

    这可是诸葛家后辈中最优秀的兄弟三人。

    可以想见,不用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最后也会投奔刘备。

    如此一来,不管谁取得最后胜利,诸葛家都不会衰落。

    诸葛家唯一没有考虑到的是,最后曹、刘、孙都未能取胜,真正取胜的是司马氏。否则诸葛家族不会自此没落。

    这就是“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的最好注释。

    也可见,知识垄断的巨大影响。

    要想打破知识垄断,就必须降低学习知识的成本。

    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纸张和没有标点符号的文言文。

    有了纸,而且纸张还需要变成大众消费品,贫民百姓才能读得起书;

    有了白话文,有了标点符号,文章就能通俗易懂,不需要高明的先生为师,便可以启蒙。

    否则哪怕蔡成有这个心,想为穷苦人创建读书的条件,最终可能就是因为纸张过于昂贵,连教材都印制不起。

    没有能够在贫民阶层中广为流传的基础教材,启蒙就无从谈起,知识垄断就无法打破。

    所以,蔡成要想改变历史,对于造纸人才绝对是求贤若渴。

    如果不是穿越到了东莱郡,蔡成真不知道能否在乱世中找到左伯。

    左家也属寒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