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塑强汉 > 第34章 建立农庄(2/3)


    吃到第一波红利的,必然是这些世家大族。

    蔡成知道,消灭阶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要改变历史进程,重塑天下,不仅仅是打打杀杀,然后自己当皇帝。

    广大民众的认知、国家概念的建立、社会的富庶程度、思想意识的提升……,蔡成需要做太多的事情。

    而所有这一切,都要由社会制度来引导,来开路。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制度设计,就成为了蔡成最为核心的任务之一。

    同样,制度的设计与建设,才是改变历史走向的真正动力。

    当前蔡成最紧缺的资源是什么?必然是官吏。

    因为他设计出的制度,需要郡府来公布,更需要理解这些制度的人去推广、去执行。

    这些人必须是,也只能是各级官吏。

    这些官吏,还必须得是蔡成自己培养出来的。原有官吏,未必能够理解他的制度。

    而且,蔡成要自己培养官吏,就会逐渐改变官吏的结构。从以世家为主,潜移默化地变成以寒门为主,直到最后有了知识的贫民也能够加入进来。

    等到全新的“左伯纸”制作出来,再以活字印刷术为根本建立印刷厂,贫苦百姓就有机会读书了,他们就可以有知识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刚放亮,十位士绅代表就已经冲进了郡府。

    他们晚上基本没睡,搞得蔡立早饭都没有吃完,就来接见他们。

    蔡立还以为他们这么早赶过来,又出了什么变故。等他们开口后,才知道,他们一致要求,后面与流民的谈判,必须是成公子出面担任主谈。

    可以说,昨晚他们十人回去后,蔡成的名声就在东莱所有的士绅中打响了,响彻云天。也因此建立了极高的名望。

    竟然真的有兼顾各方、谁也没有吃亏的良策。

    关键是,各世家大族依然存在,东莱稳定如初,都是意外之喜。

    蔡立还想推托,毕竟蔡成才十二岁。

    可随后赶来的郡丞、功曹、主簿、督邮等人,马上提醒蔡立,这可是昨晚蔡成公子自己请缨的。

    蔡成也赶了过来,告诉蔡立,应对之策是自己提出的,所以去与流民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