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塑强汉 > 第337章 帝师之重(3/3)
的《过秦论》,其中所说秦之四大过:三主失误,不施仁义,民心尽失,大臣失语。公子何解?”王允也是饱学之士,自然不能被蔡成如此就忽悠住。

    “贾谊的《过秦论》总结得非常好。不过,他忽略了秦的历史背景。

    “其一,秦始皇灭六国、一天下、开帝制、施郡县,让他得意忘形了。

    “他从未觉得治天下之难,更甚于打天下。

    “别说他不知治天下之难远甚于打天下,就连他身边的文臣武将,也都不知道。自然也就没有人提醒他。

    “可我们也不能忘记,他的祖上给他积累了无数打天下的经验,但治天下却是一个新的课题。

    “而高祖建汉后,恰恰在张良、萧何的辅佐之下,吸取了秦治天下的教训,才使得我大汉能延续四百载。

    “至于说秦‘不施仁义’,则要看站在什么角度来看。

    “高祖白登被围后,宁愿和亲,也不妄动刀兵。就是想与民休息。

    “可秦初创之时,与高祖初创之时却不尽相同。

    “以大兴水利之事为例。

    “六国凡水系相通者,皆想方设法祸害水系下游之国。而到秦,已成统一的大帝国,如不能破除障碍、疏通水系,将和七国并立之时无异,不仅体现不出天下已然一统,而且也不利于帝国的统治。

    “再说修长城。

    “为了严防来自北方草原对我中原的侵蚀、劫掠,在没有力量平推草原时,秦始皇想的就是先防住。以长城为据,便可节约大量民力、军力,然后方可大力发展大秦。

    “可他却没有想到,数百年的春秋战国,已使中原民力凋敝,不堪重负。

    “所以,站在始皇帝的角度,他是在施仁义。而站在广大民众的角度,则变成了横征暴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