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塑强汉 > 第355章 现场考校(2)(2/3)
那么多的秘密。

    这些内容可是在大学堂或稷下学宫里,根本就接触不到的。

    如若不是谢方、蔡正、蔡必及牧府的其他官吏给他详细讲解,他哪里知道蔡成的新农体系如此复杂。

    可不仅仅是收缴田地、组建农庄那么简单。

    新农具、治安军、护民军、沧海商号、大工坊、大学堂、大医堂、勘测大队、工程总署……

    这里面包括着农耕系统、商业系统、工业系统、交通系统、水利系统、教育系统、医疗系统……,甚至还有军事系统。

    所有系统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

    而且谢方还告诉他,当前只是新农体系的初级阶段。

    成公子说,要在三十年内,把新农体系推进到高级阶段,然后就可以考虑进入工业化时代了。

    至今,荀彧也不知道新农体系的高级阶段是什么,工业化又是什么。

    好在他来到了京都,成公子也在京都。找个时间,他要好好向成公子请教一番。

    “诸公,我向各位请教,当前大汉最急、最重的事项有哪些?希望诸公能不吝赐教。”

    荀彧做了个罗圈揖,虚心地向诸位朝臣请教。

    荀彧没有在防疫方面多费口舌,而是让大家关注成公子提出的最后一个条件。

    “你连朝廷面临哪些急重的大事都不知道,怎敢自荐丞相?”

    这些朝臣真是不长记性,稍有机会,就对荀彧冷嘲热讽。

    他们找不到合格的丞相人选,也不想让荀彧如愿。

    三公九卿制满好的,干嘛非要在三公之上再加一个丞相?

    “诸位都是一直居于朝堂之上的大汉重臣,难道也不知大汉当前有哪些急重之事?”荀彧开始反讥。

    “我们自是知道,可现在考校的是你。”

    “呵呵,恐怕我说的急重事项,和诸公所想完全不一样。既然是考校我,那我就先说好了。”荀彧根本不以为意。

    “第一项,建立‘大汉农署’,全面推行新农体系,三年内,新农体系要在江北九州落地生根。

    “第二项,将青州大学堂改为‘大汉学署’,开办公学,践行孔圣的‘有教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