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塑强汉 > 第358章 接管朝府(1/4)
    他们当然看得明白。

    但要看自己是站在什么立场上。

    如果自己站在新农体系的立场上,自己不仅不会被架空,反而因掌控了底层百姓,权势会变得更大、更牢固;

    如果自己站在新农体系的反面,那才真正会被架空。

    所以,五位州牧在临淄反复商议后,就共同表态,他们支持新农体系。

    准确地说,他们就都成了蔡成的麾下,愿意服从蔡成的指令、听蔡成的调遣。

    他们真的忠诚于蔡成吗?

    当然不是。

    他们忠诚于皇室,忠诚于皇帝。

    在他们看来,等自己把新农体系全部掌控之后,这一州之地,最终还不是在自己手上?

    当然,他们想的很好。

    只是他们不知道,新农体系不是只有农耕这单一体系的。

    所以,一旦他们开始推行新农体系,事态的发展,就不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了。

    可见,蔡成的“显富”阳谋,让刘宏只有一条路可走。

    蔡成的潜台词是:把北方数州交给我,否则你大汉朝廷就活不下去了。

    当然,刘宏也有自己的盘算。

    有蔡立在朝为质,青州把数州治理好,最后还是要回到皇帝的手中。

    到时候,大不了给蔡成封侯,甚至是封公,不就可以了吗?

    可刘宏没有蔡成的“上帝视角”。

    他不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可蔡成知道呀。

    这些州一旦交给蔡成,等刘宏一完蛋,就再也回不到朝廷的手上了。

    哦,不对,最终还是会回到朝廷手上。

    蔡成并不想反汉。

    不反汉,自然就会完好地交给朝廷。

    只不过,刘宏死后的朝廷,就不再是刘氏皇朝,而是真正的大汉皇朝。

    而如今,蔡成要对朝堂大换血,同样采取的是阳谋。

    让陛下下旨,弄个丞相出来,朝廷就等于握在了蔡成手上。

    至于那些不合格的朝臣、京官,则用考成法慢慢调整好了。

    反正蔡成培养出的官吏,还需要一个成长时间。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