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塑强汉 > 第371章 推出科举(2/3)
经把手伸进他弘农杨氏了吗?

    如果只是一个杨修入朝为吏,杨彪倒是没有太放在心上。

    为了打击新农体系,牺牲一个侄子,虽然心痛,却也不算什么。

    弘农杨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为避祸举家迁徙华阴弘农。

    秦末,华阴杨硕率八个儿子随刘邦作战。

    其六子杨喜,在项羽自刎后,在无数军士疯抢项羽肢体之时,抢得一条大腿,从而被刘邦封为赤泉侯。

    自此,弘农杨氏不仅成了当地的望族,也开启了数百年的崛起之路。

    东汉时期,从杨震起,有四位族人先后任大汉丞相,比汝南袁氏崛起得还早。在史上,乃是与琅琊王氏并驾齐驱的名门望族。

    =弘农杨氏在每个朝代似乎都不是很出名,但在每个朝代都有人身居显要之职。

    直到隋朝建立,弘农杨氏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隋文帝杨坚,就是弘农杨氏的第十八世孙。

    后世很多杨姓之人,都会去华阴追根溯源,甚至是认祖归宗。

    杨彪可以舍得侄子,也可以舍得自己的生命,但如果让整个弘农杨氏陪葬,这代价可就太大了。

    杨彪犹豫很久,才嗫嚅地说道:“如此等劣侄抵京后再议。”这才把此事揭了过去。

    许栩再次把话题岔开。“丞相,已经为官为吏者均以考成法考成,那如何选拔新晋官吏?”

    荀彧对着许栩竖起大拇指。

    随后荀彧宣布:

    三年后,废除“察举制”,采用“科举制”。

    朝廷将明确规划出成为官吏的途径:报名参加科举——科考——为吏——为官——逐步升迁。

    科举考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为吏为官之道,二是报考的专业学科。

    也就是说,以后不懂专业的士子,是不可能为官为吏的。

    这些专业又分为若干大类:

    第一类:农业。包括农耕、育种、农具、粮食存储、农副产品加工等一切与农耕或农产品有关的内容。

    第二类:工业。包括工业设计、机械维护维修、机械操作、产品研发、造车、造船等。

    第三类:财务。包括核算、统计、审计、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