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塑强汉 > 第389章 治汉方略(1/3)
    也正因为如此,蔡成才让他跟在王允身边,等熟悉官场后,就做刑部尚书。

    这次入京,就是满宠带着一众研究刑律之人,来配合王允建立新法和整个刑律体系。

    蔡成这也是没有办法。

    当前大学堂培养出来的读书人不仅人数不足,而且还没有为官的经验。

    所以,只能先把东汉末年的各州名士先用起来。

    当然,农耕署署长、商署署长、制造署署长、卫生署署长、学署署长这五个最重要的位子,蔡成都是安排的自己人。

    这五个部门,也可以说是蔡成重塑大汉的五个基础。

    这五署在各州郡行事,只需要事先通报刺史、太守即可,可以直接指挥州郡两级官府的农耕、经商、制造、卫生和教育五项事务。

    至于豫州的刺史钟繇钟元常,则是由黄琬推荐。

    而钟繇在大汉素有名望,钟氏又是颍川望族。他来任豫州刺史,可以很好地联络豫州士族,让新农体系的推行更为顺利。

    蔡成当然没有意见。

    蔡成也知钟繇的理政能力,自然是一万个放心。

    而钟繇可是东汉末年着名的书法家,正史中的小楷,就是他创建的。

    如今,他在朝中,已经见识到了蔡成所创的小楷,《汉报》上用的就是小楷,自然对蔡成是推崇倍至,总想与蔡成探讨书法。

    可蔡成真没时间。

    因为护民军的众将,于年节前,便已经全部入京。

    他们正在连日军议,以确定护民军下一步的方略。

    蔡成没参加前期军议。他要带着内阁成员,包括三公九卿,把大汉下一步的方略商议妥当。

    当然,这也是蔡成的借口。

    他哪里敢与钟繇探讨小楷?

    真要一起探讨,他就露馅了。

    小楷是他推出来的,可他自己的小楷水平,实在是卒不忍视。

    《汉报》上的小楷,虽然是刻出来的,可原字也不是蔡成的手书,而是管氏家主管哲所书。

    所以,这段时间,蔡成每天晚上撰写书稿,可都是用的小楷,而不是大汉流行的隶书。

    不过,蔡成还是找时间和钟繇见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