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于她是第一个走进他心里的人,是他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的那个人,是他纠结时间最久,最刻骨铭心的人。但仔细察看自己最小彰的种种感情、感受、感觉,和童画对比,差别其实很大。不说细枝末节,只一点,就是是否在意他的幸福。就这点来看,他真正关心在意的人其实很少。
这些说明,一笔一划的记录是没有用的,是否喜欢一个人已经由类似基因的某种东西决定了,不以自身行为为转移,换句话说,他是否喜欢一个人和他做什么事无关,也许也和那个人做什么事无关。反过来说,一个人是否喜欢自己,也和他和自己做什么事无关。爱应该是种潜意识的行为,是感觉的直接判断,不经过逻辑思考,而感觉察觉到的都是最直接最敏锐的东西,不会被他人的行为和伪装所欺骗。当然爱的过程应该比这些都复杂许多,但一定不是采薇曾以为的那样简单。
这样的结果其实是让人沮丧的,如果希望一个人过得幸福是爱的前提,他不由得想起了依依,她无疑是这世上他最希望能获得幸福的人,但那却不是爱情。而且实话实说,之前的徐无衣也并没有意识到童画的独特,他和童画之间的交流非常非常少,可以说互相都并不是很了解,但有了对比,又经过了这种反思,无衣只能承认童画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同,区别在于他对她的祝福和感情。
为什么关注起感情问题呢?一方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一直不太理得清自己的感情,也许这和他偶尔是男人偶尔又是女人有关系,有时候他对自己的性别也不太确定,更不用说感情了。另一方,就是为了那个目标。他一直很清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他登上巅峰的关键因素,因为不论金钱还是学识,他都可以用漫长的时间慢慢积累,但和人相处这点上时间积累行不通,就像现在,活得时间越久,他反而越难与人打交道。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把感情看得这样重又这样轻。他不是那种完全飘然独立的人,那种对任何人和事都是淡漠态度,就像大师和木木这样。他不是,有时候他很像痴情的人,会默默在背后做许多事,只愿对方过得好,也愿意将自己的所有心事深藏在心中,慢慢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外人却看不出任何迹象。当然他也明显不是那种圣母类型的。
一切还是因为对生命对死亡的看法不同,因为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