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对她呵护备至的男人,为什么,要刻意跟孩子保持距离。
可能是还不太适应,父亲这个角色吧。
景钰想。
不能着急,得慢慢来。
一本心理学著作,从她膝头滑落,书页定格在《父性本能》的章节:
"男性对后代的认同,需要三重确认——生物标记、社会契约和情感共鸣。"
荧光笔标记的段落旁,是她三天前写下的批注:
"阿松完成了前两项,却卡在了"
"哇——"
朝朝突然的啼哭,惊醒了她的思绪。
监控里,李岩松像被电击一样,后退两步,后背撞上婴儿房的壁纸。
是他失忆前,亲手挑选的星空图案,此刻,却成了困住他的银河。
他的喉结剧烈滚动,目光在哭闹的婴儿与房门之间游移,最终却选择,按下呼叫铃唤来月嫂。
景钰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笔记本。
最新研究显示:
父亲大脑中的"育儿神经网络"需要6-9个月才能完全激活,而母亲在分娩时,催产素激增就已完成重塑。
这个生物学差异,像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李岩松与孩子们之间。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男性天生就比女性适应的慢。
男性和孩子没有天然的牵连,所有的感情都,需要后天来培养。
景钰突然想起,孕期讲座上教授的话:
"男性需要具象化的联结——当他把耳朵贴在妻子肚皮上,感受到胎动的那一刻,父爱,才开始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