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怀着激动且兴奋的心情,各自回去准备,只剩下了小五和大龙。小五问:“下山的日子没定啊?”
大龙说,“我还没想好,你觉得呢?”
自从大龙和小五等人从宋家庄逃出,直到在灵岩山的一两年时间里,大龙尚小。所以那时候,不论大事小事,大龙都要先问小五。小五呢,也都是自己想起什么就说什么,直言不讳,两人配合的很是默契,互相帮衬互相提携并且也都互相理解。眼下小五明白,大龙已经跟灵岩山时期完全不一样了。他成熟了。虽然他的年龄还不满十八周岁,可是他比一般人成熟的要早得多,老练得多。小五从自己所读的书中明白了一个道理,皇帝和大臣之间,讲的是君君臣臣,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为臣纲,做臣子的本领多高、功劳多大,都必须无限忠于君王,不能越雷池半步,尤其不能触犯龙颜;说话做事,都得三思而后行。尽管他跟大龙的私交,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并且两人从灵岩山一直到这里,配合上也很是默契。表面看,大龙从来没有表现出对他的丝毫不满,或者那种老大的无限尊严感;但毕竟大龙是寨主,是老大,自己是辅臣般的人物,自己必须定好位,既要尽到责任,又不能越位,尤其不能犯上。正因此,他说话做事就跟以前有所不同。他回答道:“要以老规矩老传统和老的说法,咱下山行动,一是得选一个吉利日子;二呢,最好是过大节的时候下山,那时候不管是富人还是官府,都只顾过节,便于咱们行动;再说,过节的时候,能弄到更多的钱财,收获常常更大。当然,这是老观念老传统了,总督你是现代派,不一定遵循这些过时的老旧杠杠。”
大龙很是坦诚地说:“不错,凡事都不要死守老规矩,不管做事,还是为人,都得灵活一点。你没看那史书上,尤其是《史纪》当中,写了好多打仗的事例,不都是叫‘相机行事’吗?‘相机行事’啥意思啊?那就是干事情要看准时机,看准时机就干,不犹豫、不拖沓,要果断利落。可啥样的时机才是好的?人们常说的选吉利日子,这个吉利日子大概就有好时机的意思。所以吧,选吉利日子出征,倒是有点道理,大家都有这个习惯,这样的观念也深入人心,都觉得吉利的日子,做事就吉利,就能成功。其实我看也未必。可是既然大家都是这么想,那咱就顺从大家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