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了田大花的话,陈祖母的大脑恍若被重物撞击了一下,整个人都是恍惚的。
手上的扫帚掉落在地上,只见原先雄赳赳气昂昂的陈祖母一下子垂丧了许多,她脸上皱巴巴的面皮更是不停地颤抖着。
陈祖母不愿意相信郑颢考中秀才了。
她家子祥幼时入学,不过几年的功夫便熟读四书五经,私塾里的夫子都夸她家子祥有读书的天赋,将其带在身边悉心教导十几年。
这般苦读下来,她家子祥三年前依旧没有通过县试。
好在,她和家里其他人虽然失望,但早已做好准备。
因为私塾的夫子和他们说过,科举首次不中是读书人的常态。
县城的读书人太多了,县试每次只取前六十名,子祥年纪小,比不过年长的读书人的积累,不过是正常的,之后多考几次便能过了。
可是,一次县试的费用便差不多花去家里半年的嚼头,即便陈家是下河村里比较殷实的人家,也经不住这般多次花费。
不过,有了夫子的保证和陈子祥的天赋在前,陈祖母和陈祖父依旧对陈子祥很有信心,相信对方下次一定能过。
于是,陈祖母和陈祖父坚定地支持陈子祥继续科举。
陈子祥也得以在私塾继续潜心读书三年,直到今年再次下场。
下场前,陈子祥志得意满,同陈祖母他们保证自己此次必定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给家里挣个秀才回来。
对此,陈家人十分期待,陈子祥通过县试后,陈家更是沸腾了。
那几日,在下河村走路时,陈家人的下巴都抬得高高的,别人用眼睛看人,而他们则是用鼻孔瞧人。
不过,随着府试的到来,陈家人得意洋洋的日子没有多久。
等到府试成绩出来后,陈家人发现榜上没有陈子祥的姓名时都傻眼了。
历时三年,历经两次科举,最后,陈子祥竟然连童生的功名都没有取得。
原先气焰嚣张的陈家人瞬间在下河村偃旗息鼓了。
若换在往日,看到陈祖母垂丧失魂的模样,田大花只会心里畅笑,在想是谁这般厉害,惹得老妖婆变成这般模样。
但陈祖母如此表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