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的路上,靳敏有想过,万一她们的牛仔裤在上海卖不动咋办?

    毕竟人家本地就生产。

    说不定上海这边保护本土产品,压根不让她们卖呢。

    她有跟杜小风说过这事。

    杜小风笑着道:“靳姐你放心,不会的。”

    虽然有杜小风安慰,但靳敏还是不能太放心。

    到了上海后,她们连休息都顾不上,四处送货。

    毕竟帮忙贩售的,都是谈凯歌的小姨联系好的百货公司营业员。

    靳敏一度想着搞个地摊,在街头卖牛仔裤。

    当然,这被杜小风拦住了。

    她们在上海人生地不熟的,也不清楚这边规矩。

    还是别乱来的好。

    先看看情况,等明后天工作日再四处走走逛逛,尽可能的摸摸底。

    再做决定也不迟。

    等到晚上天黑以后,靳敏住的招待所,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

    今天上午还是她们一个个的百货公司跑,去送货。

    现在,百货公司的营业员来找她们了。

    牛仔裤卖得很好,很好!

    来之前,沈穗给这批牛仔裤定了价。

    高价的提价到八十八,平价的这批,提价到了三十。

    毕竟把两个价格都拉到二十五肯定不成,那就只能提价形成高中低三档价位。

    至于人民群众愿意买哪个,那是他们的选择。

    若是卖的不好,那就再另算。

    对沈穗而言,卖到外地去,又要依靠这些营业员出货,提价是没法子的事。

    她要给谈凯歌提成,还得给这些营业员提成。

    就只能涨价。

    不把价格差距拉开,又可能遇到“贸易壁垒”。

    好在沈穗的定价策略是成功的。

    靳敏为之发出感叹,“上海怎么那么多有钱人?”

    沈穗笑着道:“毕竟是大城市。”

    一辈子都在为属于自己的人力车打拼的祥子,在老北京属于社会底层,尚且还能吃上白面馍馍。

    而就在十年前,乡下有的地方一年到头还吃不上一口白面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