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资料全部仔细查阅过后,陆霄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年送来的第一批援建人员,基本都是知识分子。
而常海玉和她的丈夫常青,是这一批的几十人中唯二没有学历记录的人。
而且近千人中,只有她和常青来自海南。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援建计划在当年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审查极其严格的大型计划,常海玉和常青没有任何学历记录,出身背景也基本可以用贫瘠来形容---双珠村,一个他听都没有听过的小渔村的名字。
没有学历,没有背景,没有人脉,这样的两个人却在援建计划中和其他高级知识分子被第一批送到这里……
陆霄其实很想从这个切入点追查下去,但是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能找到这些留库的资料已经十分不易,再想查更多却也是不可能了。
还是得从了解内幕的人入手。
比如说,柳珩。
问完,陆霄紧紧的盯着柳珩,生怕漏下他面上的任何一丝神情变化。
但是柳珩看起来比他想得要轻松很多,他甚至微微笑了笑:
“小陆同志,你的问题我可以回答,但是我有一点好奇,你觉得海玉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或者说,你猜是为了什么?
不要误会,这不是我的恶趣味。我很久以前,也抱着和你一样的疑问,是很久之后才得到的答案,所以我很好奇,像你这样聪明的年轻人,会不会比我当年猜得更接近事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