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是搬家的时候买的,用高粱秸秆做的,她刷锅刷的勤,泡水太多,秸秆有些糟了。
其实刷锅刷筲箕,用竹子锅刷更好使。
洛云宜想着简单,干脆自己动手做。
竹子半干未干的时候截下一节,先用柴刀分成一厘米的竹片,不用劈到竹底;
每片竹片细分成一毫米左右的蔑片,最里层的篾片是脆的,用竹片把它杵断。
一段竹节,能分成十几份竹片。
洛云宜这个新手磕磕绊绊地忙活了好久才把这一步做完,分的篾片厚度还不均匀。
洛云宜都想叹气了。
这东西在村里篾匠那里也就一文钱一个,她何苦给自己找这份工?
本意是打发时间,现在半途而废,倒显得她之前投入的时间浪费了。
所以洛云宜还是叹着气,用柴刀把篾片又劈撕成了一毫米厚的细丝。
当然,她尽力做到最好,撕出来的丝也不太均匀,最后的成品只能说可以用,但是不美观。
可能是娱乐方式太少,这么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洛云宜竟然还被激发了斗志。
把小石头哄睡了之后,洛云宜又拿起柴刀,开始制作她人生中的第二把竹子锅刷。
既然一节完整的竹节她劈不好,那就干脆劈成竹片,最后做完挑做的好的绑起来。
她就不信了,这么点小事就能把她难倒?
有个词叫“熟能生巧”,还有个词叫“唯手熟尔”。
经过洛云宜反复地不信邪,一晚上劈开了三个竹节,她终于收获了一把既美观又实用的竹子锅刷。
洛云宜的‘犟’劲儿终于消散,把堂屋收拾干净,躺在床上的时候,她在想:有些钱确实该别人挣,下次她还是掏钱买锅刷吧,反正一年她也用不坏几个刷子。
第二天上午,洛云宜背着小石头,跟舒子英一起上山去捡松针。
这边一年四季都能见到绿色,山上是树像是一直都是绿的。
不是叶子不会枯黄,是新旧更迭,一直有新叶在长,看着就好像一直都是那么绿。
变化最明显的是春天,那时候新发的嫩芽最多,放眼望去,山上是鲜嫩的青和深沉的绿,青绿交错,是最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