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两人都不赞同他去冒险,村里看着还算平静,大家也都默契地减少串门的次数,闲聊也是聚在外面。
尽量不暴露家里的真实情况。
镇上已经有一些人家受了影响,镇子北边,乞讨的乞丐都变多了。
镇上的人,也不全都是有钱人。
有些人家甚至都是搭的板房,勉强有个栖身之所。
他们没有土地,也没有稳定的工作,平时也只能勉强维持生存,粮食涨价,打零工的收入却没增加,很快就入不敷出,花完了身上的钱,最后只能拿着破碗出去乞讨,希望好心人能施舍一口食物。
只单纯为了舒眠儿,他们也会真心实意地希望沈嘉择安安全全的。
沈嘉择搓了搓脸,决定掺和商队的事情。
“不和他们一起,那我就准备还是做自己熟悉的,养鸡或者养鸭。”
民以食为天,只要人活着,就得吃东西。
养猪需要盖猪圈,投入也不少,养鸡养鸭能少投入一些。
养鸡他有经验,也有一些门路可以出手,还能就近守着家里人,倒是比跟着商队跑更稳妥。
沉吟了一会儿,舒宴犹率先开口:“养鸭子吧,村里养鸡的人家不少,你大哥他们也养鸡,倒是鸭子,你们村里好像没人养。”
沈家村那边没人养鸭,但是他记得同窗家里有人养过鸭子,后来挣了钱,搬去了县城,换了营生。
沈嘉择要是想养,他书信一封,请人过来教他养殖。
有熟手带着,能少走许多弯路。
只要能把鸭子养好,销路也不用发愁。
就说每年他给先生们送礼,给亲戚们送礼,都得花费不少。
反正都要花钱,更换一下送的礼品,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别说送活鸭有什么不好,先生们再是读书人,也是吃五谷杂粮,要食肉,要穿衣。
送肉,还真没人不喜欢,就算被别人说俗气,舒宴犹也只当他们在嫉妒。
“你先回去把地围起来,鸭棚搭好,要收有不趁手的地方,不要吝啬开口。”
洛云宜也觉得养鸭子这个主意不错。
要是沈嘉择大批量的养鸭子,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