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活物资。
舒宴犹的庄子,里面的土地正常农作,主要是为了培养自己可用的人手,面积有一百多亩,他从外地买了一批人带回来,也搜寻了一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帮他把这群人管理好。
下一步舒宴犹就准备慢慢把他之前说的杂学班办起来。
收的学生就是几岁到十几岁没有父母养育的孩子,这些人没有长辈为其打算,总得有人给他们寻找一个谋生的方向。
以前舒宴犹不信命,现在他却希望自己做的好事,福报能回馈到自家人身上。
善恶有报,这种事情,信则有,不信则无。舒宴犹想,他大概也开始相信了。
舒宴犹这边家里没有女主人,不过他生活能自理,家中又有两个婆子打理日常杂事,他就是家中说一不二的大家长,生活自然顺遂。
说句没良心的话,甚至他还觉着比之前生活的更舒心,因为家里没有女主人,回到家中只会有两个可爱乖巧的孩子。
家,真的成了一个温暖的港湾,不管在外面遇到什么事情,到家后都会觉得身心放松。
舒宴犹喜欢现在的生活。
舒以贤这边却是有些为难,不是为了金钱为难,舒以贤教书和零活加起来挣得不少,再加上一年还能卖两次兔子,也能收获二十多两银子,还能留下许多兔子皮毛做冬日的衣裳,连买棉花的钱都省了不少。
而且因为有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家里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沈麦也很少再唉声叹气,好像大家情绪都稳定不少。
连他给小石头买零食,沈麦也不会拦着他,生活应该很美好才对,可是生活又岂能以一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