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记录了他参加汤山抗震救灾的亲历故事,再现了“万岁军”部队生死救援的感人故事。
赵小五和冯老二、张大光在汤山的救援工作持续进行着,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拯救生命而努力。
直到他们到达地震灾区的第 14 天,才终于再次见到了李海和他带的三名司机。
当赵小五的目光触及到李海的那一刻,他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人就是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国营酒厂的经理。
只见李海浑身穿着破烂脏旧的衣服,那些衣服上满是灰尘、泥土和血迹,已经辨不清原本的颜色。
头发乱糟糟的,像一堆杂草随意地堆在头上,几缕发丝被汗水浸湿,紧紧地贴在他那满是疲惫的脸上。
他的双手血肉模糊,指甲缝里塞满了黑泥,手掌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口,有的伤口已经结痂,有的还在渗着血水。
一看便知,他一直奋战在救援的第一线,从未有过丝毫退缩。
李海见到赵小五之后,眼眶瞬间红了,所有的情绪在这一刻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了出来。
他快步上前,一把抱住赵小五,放声大哭起来。
这哭声里,没有一丝觉得自己委屈或者劳累的意味,而是因为在这汤山的日日夜夜,他见到了太多太多可怜和悲壮的事情。
那些废墟下被掩埋的生命,那些失去亲人后悲痛欲绝的面孔,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眼神,都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成为了他无法磨灭的记忆。
他的泪水,是对这场灾难的悲痛,是对生命逝去的惋惜,也是对自己能够为救援贡献一份力量的感慨。
时间来到汤山大地震的第 15 天。
经过连日的全力救援,赵小五和李海等人明白,那些尚未被救出来的人,已经没有活着的可能了。
尽管心中满是不舍和悲痛,但他们知道,是时候踏上回家的路了。
于是,赵小五和李海两人决定带着大家返回家乡。
8 月 12 号,晨光熹微,赵小五、张大光、冯老二以及李海,坐上了返回安定市万城县的车。
车缓缓启动,他们望着逐渐远去的汤山,心中五味杂陈。
这回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