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哈哈大笑,似乎半点也没把这篇把他骂得一无是处的檄文放在心上:“没吃饭吗?给朕大点声!”

    有朱棣的口谕,徐峥只能压下心中的惊恐,继续大声诵读。

    满朝文武都在窃窃私语。

    他们是真的参悟不透朱棣的态度啊。

    都不用说这篇檄文的内容了,光是这檄文的出现,就已经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清君侧?

    说得好听,从古到今有多少人是真的为了清君侧起兵的?

    傻子都明白,这根本就是造反好吧。

    之前他们怎么说来着?

    朱允炆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根本就是已经有了反心。

    奈何嘴皮子都说破了,朱棣就是死活不信啊。

    不仅不对朱允炆有所防备,甚至还亲自给朱允炆军队以及武器装备。

    更是把他送到了北平府,这个看起来就十分适合造反的地方。

    最让人疑惑的是。

    朱允炆现在已经正式起兵,可他们这位皇帝陛下非但不愤怒,怎么看起来好像还很高兴的样子。

    内阁的杨溥压低声音道:“你们说,陛下是不是因为受到的刺激太大,所以……”

    杨士奇竟然还正经地思索起来:“应该不会,当今天子不是那种,什么挫折都没有经历过的人。陛下曾经还是燕王的时候,为了皇位可没少动心思。如果不是老祖宗的出现,陛下还未必有登基称帝的机会。经历过大风大浪,应该不至于因为朱允炆这逆贼的所作所为,而受到刺激。”

    “这也未必吧?陛下曾经对朱允炆无比信任,现在却突然遭到背叛,心里不好受也是正常的。”杨溥不太赞同杨士奇的分析。

    两人说了半天,突然发现杨荣好像半天都没开口。

    纷纷看向他。

    感受到两人的视线,杨荣缓缓开口道:“我在想,这一切会不会都是陛下有意为之。”

    杨溥跟杨士奇同时一震。

    “您的意思是……”

    有了杨荣的提点,他们二人的脑海之中同时浮现出了一个典故。

    郑伯克段于鄢。

    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一母所生,但是阿门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