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武扬威?

    现在也许还奈何不了他,不过不妨碍他们给姚广孝穿小鞋。

    他们的小动作,姚广孝就当看不见。反正只要不影响朱允炆造反,对他也没有什么影响。

    姚广孝现在唯一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快把这件事做完,从此以后再也不掺和老朱家这些破事了。

    朱允炆这边高歌猛进。

    朝堂上关于主帅的讨论,也终于尘埃落定。

    谁也没有想到,平叛的主帅,最后却落在了一个籍籍无名的李景隆身上。

    也不是说,没有人知道李景隆是谁。

    此人可是大明开国功臣之一,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

    要说李景隆的名声,其实也算是不错的,在年轻一代之中的评价也挺好。熟悉军务,曾经跟随自己的父亲练兵,据说也是兵略娴熟,能文能武。

    可最大的问题就是,李景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领兵打过仗。

    这可是平定叛军,派一个没有丝毫经验的人来统兵?

    究竟是他们这些人疯了,还是朱棣疯了?

    “陛下,臣认为李景隆不适合担任统兵大将之责,还请陛下另选贤能。”兵部尚书陈甲新出言反对。

    “为何?”朱棣不悦反问。

    陈甲新也顾不得朱棣的态度了,这可是统兵大将,关系到数十万将士的生死,他不能不管。

    “陛下,李景隆虽然家传渊源,可毕竟没有真正地带兵打仗。第一次出征,就让他带领数十万大军,太过儿戏了。”

    朱棣冷哼一声:“怎么?尚书大人这是在质疑朕的眼光吗?”

    李景隆,这可是他根据锦衣卫的奏报,千挑万选了三天才挑选出来的。

    作为真正带兵打过仗的人,朱棣可是太清楚,一个熟读兵书却没有过真正实战经验的家伙,能捅出多大的娄子来。

    纸上谈兵的赵括,自以为是的马谡,都证明了这一点。

    李景隆出身将门世家,而且表面上看起来也比其他二世祖要强上不少。

    这样的人,简直太适合他这个“昏君”了。

    “臣不敢。”陈甲新连忙跪地:“只是请求陛下,千万三思啊!”

    “够了。”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