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 > 第134章 来自莫斯科的争执(1/3)
    赶了接近大半天的路,第八旅最后跟随3集团军,渡过索日河,驻扎在诺布日沃科夫这座城市的附近接受补给。

    原本8旅应该前往戈梅利地区进行驻守进行补给,但叶夫列莫夫后来要求8旅继续跟随3集在诺布日沃科夫附近驻守。

    原因很简单,其一,诺布日沃科夫这座小城能更早的获取来自基辅地区的补给。

    其二,21集团军没像历史上被德军第二集团军打的差点全军覆没,主力部队尽损。

    这支部队反而建制完好的撤到了第聂伯河东岸。

    并且63军与61军两支主力部队尚在,之前各支部队还有数次人员补充,戈梅利地区还有刚刚征召上来的5000新兵。

    这些加在一起,21集团军的人员总数依旧还剩9万有余,人数一算反而比之前还要多。

    光靠21集团军的主力部队防守在戈梅利附近都完全足够了。

    而且叶夫列莫夫并不决定固守整片戈梅利地区,那样没意义。

    如果固守在日洛宾河对岸,21集团军不仅需要面对整支第二集团军…还有莫吉廖夫方向的德军部队从侧面夹击。

    两面夹击,没有坚固防线可以依靠的21集团军很难不崩溃。

    所以这位在历史上较为头铁的叶夫列莫夫中将也已经学会了变通。

    他主动的要求21集团军收缩防线,在撤退时布置大量地雷,炮兵部队轰击第涅伯河干扰德军搭设浮桥。

    主打的就是一个托字诀。

    3集团军与13集团军也是如此,他们也要尽量拖延德军的前进速度,所以这两支集团军在撤退时也同样会布置大量地雷。

    最后,3集团军实力实在太弱,他们需要一支精锐部队来增强战斗力。

    为了方便指挥,机械化第8旅也被叶夫列莫夫暂且编入了3集团军,继续接受库兹涅佐夫的指挥。

    至于13集团军…叶夫列莫夫因此万分头疼,他根本找不到可以调派的部队去支援他们。

    21集团军需要抗压,他们要面对德军的重兵,再分兵最多也就能挤出几千人,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戈梅利距离13集团军可有些距离呢,苏军部队这时候赶过去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