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韩兄,假如他要来灭掉我效忠的国家,杀死我效忠的君王,我也只能拿起剑,和他拼个你死我活!这可能就是我俩之间的宿命吧。”
“你确定自己能拼的过他?”玉树和尚发出灵魂拷问。
“拼不过也要拼,挡不住也要挡。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明知不敌就退缩苟且,我还有资格做儒家小圣吗?”孟子非灌了一大口葡萄酒,豪迈地大笑。
“韩兄恐怕也不想面对那样的局面吧。”玉树和尚的脸上,第一次见到了愁容。
中洲三杰一见如故,彼此惺惺相惜。玉树实在是不想看到两位好友在战场上杀得你死我活。
但随着韩东统一的脚步加快,中洲五国之中,四国已经臣服,只剩下中元一个国家横亘在前。他的大军,迟早是要推到中元王城之下的。
届时孟子非作为儒门年青一代最杰出的的领袖,必然要站出来,和韩东决一死战。一个为了宏图伟业,一个为了保家卫国,没有什么谁对谁错。他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而已。
想想那样的场面,玉树和尚就觉得头大。
饶是他佛法高深,智慧如海,也没法解决这样的宿命对决。
“和尚你就别操心这事儿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无论结局如何,我与韩兄永远是好朋友。最起码我在西戎帝国这些日子,他把我当作上宾招待,有葡萄美酒,有美味佳肴。这对我来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情谊。”孟子非笑道:“如今,酒足饭饱,我也该回国了。”
“孟兄要走了吗?”伴随着爽朗的声音,韩东大踏步从外面走进来。
“是啊,在楼兰城流连多日,也该回去了。”孟子非有点伤感。
他是个性情中人,喜聚不喜散,很讨厌面对离别。
“孟兄,不如随我一起去大周如何?”韩东神情很真诚。
孟子非是个人才,如果能收为己用,必然是一统中洲的助力。
“孟兄,你应该考虑一下韩兄的提议。儒门虽然提倡忠孝节义,却不提倡愚忠。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韩兄雄才大略,乃是媲美于初代人皇的存在。你如果能辅佐他,二人合力,必能开辟一番伟业!”玉树和尚也跟着劝说。
“玉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