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校草开迈巴赫,我只能御剑飞行 > 第1316章 儒修七重境(2/3)
武双全的存在。论武力值,最起码在初始的时候,道修和释修都淦不过儒修。

    第二重‘书生’境,注重‘格物’。

    从万事万物中发现天地奥义,然后以天地灵气为支撑,运用于自身。‘书生’境的儒修,和筑基境的‘道修’一样,修行重点已经从自身转向和宇宙的之间的联系。

    第三重‘儒生’境,注重‘穷理’。

    理,就是规则,就是道。

    到达这个境界的儒修,哪怕不会武功,打起架来也会比一般人厉害。因为他能从你的攻击中,瞬间计算出你的弱点,甚至知道出多少力气,攻击到哪个位置,能将你击垮。

    这就是理解了规则奥义之后的结果。

    第四重‘贤者’境,注重‘立言’。

    儒者立功,贤者立言,圣者立德。

    所谓‘立言’,通俗点说,就是吹牛逼。

    贤者立言的意思就是,你吹的牛逼,都能实现。

    这个就厉害了。

    比如说儒修贤者和敌人打架,说一句,“你木有小鸡鸡”,然后对手就莫名其妙地太监了。

    这还怎么打?

    当然,所有的能力都是在规则范围内的。

    你牛逼吹得越狠,所需要的法力也要足够。比如说,你吹自己枪神在世,也得有相应的腰力才可以。否则损伤的是自己。

    第五重‘大儒’境,注重‘通达’。

    修到这个境界,就是通俗意义上说的,‘读书读通了’。无论是治理江山社稷,还是带兵打仗,亦或是经商做官,都无往不利。

    清党的首领朱冠淸,就是‘大儒’境。

    第六重,‘小圣’境,‘知行合一’。

    到了这个境界,儒修就算得了‘小道’了。你的认知能到哪个程度,自己的能力就同时也能跟上。

    比如说,你知道了雷电的工作原理,自己就能制造雷电,用雷电御敌。

    第七重,‘儒圣’境,‘仁者无敌’。

    仁,是儒修至高奥义。

    胸襟广阔,能容山川星河,法力通天,无视空间时间。

    无界,无优,无我,无敌,可称仁。

    道修成仙,释修成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