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都是历史印证过的,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朱棣能打到皇城,他实在是无法多说一句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他都有些怀疑自己这个四弟是不是天选之子了,不然的话怎么自己英年早逝了,雄英也早逝了,老爹把皇位传给朱允炆结果这傻小子搞什么削藩。
他要是跟雄英没有早逝,肯定就没有这么一出,朱允炆不会上位,他没有上位也就不会有削藩,没有削藩朱棣也就不能靖难,归根结底原因还是在自己早逝上。
想明白了的朱标决心要好好的养身体,至于朱棣就当他的征北大将军就行了,不过该提前做的打算还是得安排,不然万一自己还是逃不过这该死的命运,他儿子最起码还能保住一条命。
{就是那个《送东阳马生序》都宋濂吗?}
宋濂:如果可能大概的话,或许你说的就是那个宋濂,不过如果有什么其他的情况的话,那他也无法保证是不是自己,只能说自我辨别吧,谁知道这么几百年的时间会不会再出来一个宋濂。
朱标看着天幕提到宋濂,有些骄傲,是的他的老师就是当代大儒,学问杠杠的,没看见后世子孙一下子就知道了嘛。
{就是不立朱允炆也轮不到朱棣啊。}
小朱棣看着后世子孙说的话,斜着眼瞟了朱元璋一下,哼,他一点也不难过,朱元璋心里想的是什么他又不是不清楚,就跟天幕说的那样,他是朱元璋的儿子,他大哥朱标是朱重八的儿子,哪怕现在他老朱都听到天幕说的自己以后可厉害了,他不还是看见自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吗。
朱元璋不是没有看见朱棣这眼神,他本来想忽视他的,但是怎么能够内耗自己呢,上去就给了他一个暴栗,顺便还提醒了他一句,咱老朱心里最优秀的继承人只有朱标。
小朱棣听见朱元璋的话一点也不搭理他,他现在已经成长了,不再像原来那样咋咋呼呼的了,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人了,他以后可是要当他大哥的大将军的人。那以后他跟他大哥一个文一个武,指不定还能成就一番佳话呢。
另一边永乐大帝时期的朱棣就不高兴多了。
这后世子孙怎么怎么能提他靖难呢,而且这都提了多少遍了,虽然他上位确实有一点点不光彩,不是他老爹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