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称陛下! > 第25章 纸张(2/4)
?”

    李承乾目光凝视着跟在身旁的崔季舒,眼神中闪烁着期待和好奇。

    崔季舒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殿下,如果按照‘少而贵’的策略,的确有可能从他们手中获得高昂的价格。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接着说:“若是由名家抄写并加以注释,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会更高。”

    听到这里,李承乾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胸有成竹地说:“这个我有办法。”

    唐初十八大学士,他的老师里面就占好几个。

    尤其是孔颖达,懂不懂孔子第三十二代孙,唐初十八学士之一,经学家、大儒、易学家的含金量?

    这种人物亲自书写的卷义,原版的卖你一千贯,都算我良心!

    一千贯大约等于现在三百万买一本当世大家亲手抄录的书籍。

    贵吗?

    反正李承乾觉得自己很良心。

    至于复印的就卖个平民价格,卖100贯就得了。

    这波,这波是李二在娱乐,而李承乾在为了大唐的未来操碎了心。

    什么叫昏君和明君的对比阿?

    十八学士,一个典籍就能卖十八次。

    没办法,李承乾确实是穷。

    这都是为了练兵欠下的饥荒。

    要知道,这八百可都是李承乾的家底子,肯定要按精锐中的精锐培养。

    反正李承乾对比的就是李二的玄甲军。

    至于李承乾有多么缺钱,大略算一笔账就可以知道了。

    要想培养出一名普通的轻骑兵,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

    装备和战马的基础支出就近  15-40  两银子。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经年累月的马术训练和粮草支出等着你。

    一匹战马的草料就能养活  6  到  10  个士兵,这意味着养一匹战马的资源足够养  3  户人家了。

    你饿着人可以,你饿着马就完犊子了。

    这还只是轻骑兵,如果是像铁浮屠那样的重甲骑兵,那就更贵了,中原马根本承受不起这种重量。

    只有游牧马中的佼佼者才能达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