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称陛下! > 第29章 准备(2/3)
    只留下了那些勋二代在那里面面相觑。

    李承乾是不可能带着这群人去前线的。

    这又不是郊游,多一个少一个的无所谓。

    这可是战争。

    这群吊人最大的贡献就是留在长安,而不是跟着李承乾去前线。

    李承乾是相信项羽的武力和陈庆之的统兵能力才敢前往前线的。

    而且有李靖的存在,李承乾这趟的主要目的就是做一个听话的木雕。

    混资历、混战功但是不说话。

    这就是李承乾的准备。

    当然如果有机会能射杀对方一两名战将也是极好的。

    这不李承乾准备了一个八石弓和一个十石弓。

    一个准备日常用,一个准备给对面惊喜的时候用。

    君不见刘邦自从被项羽射了一箭以后,就绝口不提出现在项羽视线里面了吗?

    虽然说那种八百步射中刘邦属实有些太夸张了。

    但是两百步左右李承乾还是有些把握的。

    “殿下,兵甲弓矢都已齐全,随时可以开拔。”

    陈庆之将账务交给了李承乾查看。

    李承乾接过账目,看着密密麻麻的记载,心中不禁感叹陈庆之的细心与认真。

    他翻开第一页,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一批甲胄的到达时间、数量以及质量情况。

    接着翻到第二页,看到的则是弓弩箭矢的相关信息。

    这些记载清晰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但是李承乾看到就觉得头大。

    “子云,你做事,我放心。”

    于李承乾大致翻看了一下后,便将账目还给了陈庆之。

    要是说陈庆之是顶流统帅有点吹jb的感觉。

    但是一流统帅的水平,李承乾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且要不是有陈庆之在,李承乾也不会如此的轻松。

    这可是八百的精锐兵士再加俩百陪隶和三百的后勤人员。

    足足千人的队伍,吃喝拉撒睡都要你负责。

    这让李承乾如何干得了这种事情?

    按照陈庆之的培养划分,这八百兵士也就是三百骑兵,三百步兵以及两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