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称陛下! > 第225章 冯道在行动(1/3)
    在国子监,人人都知道如今的国子监祭酒冯道是一个才学、品德都极好的大儒。

    与冯道共事,如沐春风。

    这也导致冯道在国子监的一干老师和学子这里,以及长安城中的士子当中都颇有声望。

    更何况朝廷最近扩招国子监,长安不知道多少大小勋贵都挤破了头想要和冯道扯上关系,然后将自己家不成器的儿子送到国子监里面。

    读书他们不行,但是跟着卫国公学习打仗总行吧?

    而且不趁着那些国公的孩子在外还未回来赶紧将自己的儿子塞到卫国公的门下,难不成等到尉迟宝琳这些家伙回来以后再走关系?

    走的过他们吗?

    他们的长辈可都是直接和卫国公搭话的那种。

    而焕发了第二春的李靖在编写兵书、担任了国子监军校的院长的同时每旬还会在国子监上一门公开课。

    今天,便是李靖上课的日子。

    说是听课的人山人海并不是一句虚言。

    得益于卫国公的这个名头,他上课的时候不仅是那那些行伍中人会听,那些国子监的士子也会听。

    这个时候的文武,还没有后面朝代的那么泾渭分明。

    科举不中,也可以选择马上取功名。

    “军队若非必要要尽量避免取粮于民,若是避免不了军队取粮于民,则一次购买的粮食不能超过当地市场流通的一成,例当地每年市场流通的粮食为”

    李靖这几节课讲述的并不是他在战场上通过什么样的计谋逆转全局,反败为胜的事情。

    而是如何通过管理后勤等方式确保军队的战力,从而在战场上一步步的将对方彻底击败。

    虽然这不是李靖的用兵之道,却是最适合普通人的用兵之道。

    在他履历当中并没有李二那种三千破十万的名场面,反而经常出现那种李靖a上去了!李靖胜了的这种情况出现。

    当年李靖平定萧铣,也就是当初江南最大的势力南梁的时候,也仅仅花费了两个月有余

    而这种看似轻巧的事情,你的天赋不够,是真的一点都学不会。

    倒不如学学如何扎硬寨打呆仗,虽然进展慢了一些,但是胜在稳定和难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