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泥巴,简单粗暴,这是最省事的烧木炭办法了。
这样以来,除了四个出烟的小角落,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封闭的,如果留有风口,里面大火直接燃起来,木材会被烧成一堆灰。
只有这个密闭,但又稍微留有缝隙的空间,才能用火苗闷出我们想要的木炭。
接着,断断续续添了几次柴,烧了几次火后就直接将烧火的洞口彻底封死,只留下四个角落的出烟口。
一般来说,制作木炭从烧火到冷却最少也要两天时间,火烧得差不多时,谢酒儿便不在管,让火苗自己熄灭,木炭自行冷却,她也等不了那么久,天寒地冻,明晚就准备再几个屋里烧木炭呢。
她们挨冻已经习惯了,倒也不打紧,主要是财神爷他身子金贵,又在养伤,可得好好伺候着。
经过两个多时辰的晾晒,晌午砌的用来煮盐的小土灶也处于半干状态,能支愣起来,可以凑合着用了。
谢酒儿将自己犯蠢从大老远的盐湖提过来已经过滤过杂质的盐卤装进陶罐,架在泥灶上开始生火煮盐。
还时不时的往里面加卤水,两个时辰后,陶罐底下一层厚厚的白色结晶物,谢酒儿唑了几粒浅尝了一下,还不错,味道大致上对着呢。
看着怀里的半罐子盐巴,还有不远处一直冒烟,正在制作中的木炭,谢酒儿咧着嘴傻笑了会儿,她可太厉害了。
果然,考古的人在古代更容易生存下去,要不是经常翻古籍,这些手工制作办法她肯定不知道,今天的生活就多了几分痛苦。
虽然目前没有半点油星子,但有了盐巴,晚上温拌龙葵菜时,可以稍微带点味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谢酒儿全用来闷木炭,蒸煮盐巴了。
周氏和无恙将一家三口过冬的希望全押在狗尾草上,每天眼睛一睁开,就去山上拔狗尾草回家,萧瑾玉除了扶着墙根出恭,剩下的时间都在闭目养神。
这次晚上的饭是谢酒儿做的,雷打不动的又是半锅狗尾草籽粥,但温拌的龙葵菜明显有了味道,谢酒儿在里面加了越椒(也就是现在的茱萸),再撒上自己辛辛苦苦一下午炼制出来的盐巴,还加了少许芥末。
龙葵菜本就有些淡淡的清香,再加上越椒的酸味和芥末的辛辣味,一下子就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