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煲粥用的食材磨碎了,炖成细腻的热粥,喝上一口,肠胃舒服多了。
这个粥本来也没什么,但大家之前喝的粥即便炖的时间长,里面也是有颗粒的,头一遭见这么细腻,连原材料都看不清楚的粥,好喝加新奇,点的人还蛮多的。
谢酒儿看这架势,开始搜集南来北往各地的美食,然后再加工改造,这菜单得有新意,客人更喜欢,每个地方的饭菜都独居风味。
谢酒儿花功夫收集各地名菜,让厨子学着做,成日待在同一个地方,能吃到千里之外的特色美食,和火锅、奶茶一样,也成了慈安楼的一大特色。
几天下来,慈安楼的名声算是彻底打出去了,也得到了京城富人们的认可,成了他们日常唠嗑聚会的地方之一。
自从上次给无恙写了一封信后,谢酒儿一直忙着酒楼的筹备,再没联系过宁州那边,如今,酒楼的生意走上了正轨,谢酒儿抽空写信,大概在信里说了一下自己在京城这边的情况,然后问及家里的事情。
宁州
谢家这边,麻辣烫馆加米线的生意持续稳定,每个月稳稳当当七八百两左右,几个月下来,家里已经有好几千两的银子了,谢酒儿走之后,存钱的事情一直是无恙在操心,每次休沐回家,他都要对账,然后将十天的银子存到钱庄里去。
实在忙不过来时,还拉着郑清和张生做苦力,周氏没有那么多的心眼子,好在为人宽和,见郑清、张生和无恙走得近,而且还又一搭没一搭的给家里帮忙,便给两人裁了新衣,给无恙带吃的时,也没忘了那俩孩子。
大杨存了几十两银子了,自己没舍得花,却给苏苏买了一身新衣和一个簪子,被小六子一起哄,苏苏闹了个大红脸。
“呆子,你知不知道送姑娘簪子是什么意思?”苏苏看着大杨手里的银簪,嗔怒道。
大杨尴尬的摸了摸头:“我就是看你头上也没个头饰,看这只银簪打的还挺漂亮,就想着你应该会喜欢,怎么了?”
苏苏听了,心里一阵气恼:“什么东西都敢乱送,不要随便给人家姑娘乱送簪子,衣服我就收了,你们吃的饭都是我做的,你买件衣服感谢一下我也是应该的。”
“啊?”
可他买衣服不是因为感谢苏苏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