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苦寒之地,文人雅士一般不爱去。”
“他爱喝酒,喝多了,在路上冻死了咋办?”
“他基本上一辈子都在旅游,可把我羡慕坏了。”
“一辈子就上了一年班,其他时间都在玩,从哈萨克斯坦一直干到四川,又从四川去西安,又从西安回四川。”
“要是搁现在,妥妥的旅游博主。”
“走到哪儿,都有榜一大哥给盘缠。”
……
抗战位面。
张宗昌激动坏了。
天幕上,祖国的大好河山,引得让他诗兴大发。
他站在大明湖畔,文思如泉。
看着满池荷花,他张口就来,吟诵道: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哒。”
身边的副官连忙拍手叫好。
“大帅,好诗,好诗。”
旁边几位文人实在无法昧着良心称赞,他们苦笑着扭过头去,几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张宗昌得意一笑,摆了摆手。
“这算什么?今天本大帅兴致好,还有几首诗,请诸位一道品鉴。”
“本大帅曾经登顶泰山,偶做一首游泰山, 今儿个,本大帅朗诵出来给大家助助兴。”
“好好,大帅,我等洗耳恭听。”
张宗昌话音刚落,身旁的副官两眼放光,一副十分期待的模样。
看到副官极力捧场的样子,张宗昌嘴角的弧度越发明显,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诵道: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管它是不是好诗,只要是大帅做的诗,捧就完事儿了。
副官立刻鼓掌,嘴里奉承道:“好,好诗。”
一众文人:这……真的很难评。
张宗昌期待地看着一众文人。
压力一下就上来了。
文人甲:“不错不错,大帅所做的诗,韵味十足。”
文人乙:“是啊,是啊,读起来朗朗上口。”
文人丙:“好诗,好诗。”
没办法,硬着头皮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