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账了。”
张桂兰是一个老实人,平日里,别人给的恩惠都记得清清楚楚。
就等着有朝一日把这人情还回去。
让张桂兰一摆这个道理,刘嘉也觉得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妥。
一码归一码。
就像张桂兰说的,哪怕以后不跟他们打交道,这以前人家的人情也得还。
“那咱给他家两篮子鸡蛋,还是咋着?”
“我想了想,给一篮子鸡蛋,再给些白糖,家里不是还有罐头吗,我再拎些罐头过去。”
对于张桂兰的安排,刘嘉没有说什么。
只要娘高兴,她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
刘嘉本来对那些东西也没有放在心上,况且,刘嘉也知道张若兰的心思。
宁可多给人家一些,也不想让人家说他们小气。
“你觉得咋样?”
这时,张桂兰抬头问刘嘉。
刘嘉直接来了一句,“娘,你看着办吧,既然是还人情,多给点儿也没事儿。”
“我也是这样想的,那就这样定了?”
“行。”
既然说到了大锤子结婚,刘嘉也没有隐瞒,干脆把周丰收找自己的事儿说了一下。
对于刘嘉说不想去迎亲,张桂兰也没强求,只说了句,让刘嘉看着办。
“那我明天晚上过去一趟,提前告诉他们一声,省得再有什么讲究,耽误了人家的事儿。”
看到儿子把事情想得如此妥帖,张桂兰满脸的欣慰。
很快,到了第二天傍晚。
吃完饭以后,不少人都朝张大喇叭家那边走。
明天一早,张大喇叭家的媳妇就要娶到家,按照当地的习俗,只要没有要紧的事,村子里的人都会去帮忙。
说是帮忙,其实就是坐在一块聊聊天,说说话,热闹热闹。
刘嘉跟秋子一块儿去的。
刚一进门,张大喇叭就喊了一句:“哎呀,三子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张大喇叭长得虎背熊腰,嗓门也大。
她这么一喊叫,屋子里的人全都朝门外瞅。
刘嘉尴尬地笑了笑,旁边秋子用小得不能再小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