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与罗马 > 第131章 混合战争形态(1/5)
    农耕和游牧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对于战争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农耕文明因为基于一个地方长期耕种,他们和土地是天生依附的。袁华有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觉得是粮食驯服了人类,让农耕文明无数的人口服务于它们,为它们育种,为它们创造最好的生存环境,服侍粮食作物从生到死。而且还在不断扩展耕地,为粮食征伐天下。

    反正,他经常发神经病,胡思乱想。

    农耕文明的战争是在乎一城一地得失的,为什么?因为失去土地的流民,大多数都会饿死。不是没有仁慈,而是农耕文明哺育人口的数量本来就多,再加上劳动效率并不高,一个城市能够提供的余粮是有限的。所以,当一个地方的人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只要一旦失去土地,那么接下来就是大量的死亡。

    而游牧民族他们也争抢土地,但土地本身的重要性赶不上农耕民族。

    老阿拉什,乞力,刘行这三个军事头目出生于什么环境,他们都出生于游牧民族。

    他们眼里的战争,和农耕民族完全不同。

    之前,要步步为营作战的其实是刘玉和袁华,因为他们想借罗马人为借口,在阿兰人的地盘上合理的延伸据点,并依托这些据点渐渐吸收人口和资源,一边战争,一边扩大地盘和经济辐射圈。

    其实,不奴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军事文明杂交体,这一点刘玉看的比袁华更清楚。

    她端着一杯茶对袁华说:“我观大汉的历史,发现大汉的军事策略多有计谋,而反观我曾经生活过的乌孙部落计谋用的极少,你可知为何?”

    袁华还真没思考过这些问题,好奇道:“为何?”

    刘玉放下茶杯,说道:“你曾经说大汉是农耕文明,我觉得这说法极好!后来,我管理不奴族的村落扩张计划,我终于发现了大汉与乌孙的不同。”

    袁华更为好奇了,“有何不同?”

    刘玉笑着说:“凡农耕文明要成长,就必须既要土地,也要人口;而乌孙这样的游牧文明,其实只要人口,而且只要女人和孩子,因为牧民的食物产出极其不稳定,只能非常缓慢的扩张自己的部族。”

    袁华不解,“这和军事策略有什么关系?”

    刘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