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与罗马 > 第152章 大汉持节使(1/5)
    大汉派出了持节使,这位持节使是谁?

    呵呵,这家伙居然是袁华的老朋友班勇同志。

    班勇,字宜僚,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东汉名臣班超的少子。他出生于西域,自少年时代就有父亲的风范。

    他出生在西域,对西域的了解更甚于大汉。

    公元一一四年,四月,在天山漫山的繁花中,他牵着马和十几个随从,慢慢的进入了不奴族的伊犁城。

    远处的天山,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在这片锦绣山河之中,班勇牵着马,缓缓行走在不奴族的伊犁城中,他的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大汉的影子。

    城中的民居,仿若从大汉的街巷中搬来,青砖黛瓦,飞檐斗拱,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大汉的韵味。屋顶的瓦片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大汉的辉煌与荣耀。屋檐下,悬挂着一串串小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为这座不奴族的边疆之城春色之中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喜庆。

    街道两旁,摊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各种货物琳琅满目,从精美的丝绸到实用的铁器,从香甜的瓜果到鲜美的牛羊肉,应有尽有。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价格牌,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汉字,这是大汉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的有力证明。班勇看着这些熟悉的文字,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之情,这是大汉的智慧,大汉的文明,在这遥远的西域之地,依然熠熠生辉。

    走过一家识字所,班勇的脚步不由得放慢了。透过敞开的门窗,他看到一群稚子正围坐在先生身旁,用稚嫩的汉语朗诵着句子。那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天籁之音。虽然朗诵的并非《论语》,但那熟悉的语言,熟悉的音调,让班勇仿佛回到了大汉的学堂。这些孩子,能主动学习汉字,是这片土地与大汉紧密相连的纽带。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他们的口中吐露着大汉的智慧,这让班勇很高兴,大汉的文化,将在伊犁城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伊犁城的水渠,是这座城市的另一道风景。清澈的高山雪水,顺着精心设计的渠道,在城市间流淌。班勇来到溪边洗手,那冰寒的水流瞬间浸透了他的指尖,让他精神一振。这雪水,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不奴人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为城市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