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匈奴,让不奴族的领地向东扩大到“北海”的南岸,汉朝时期的北海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
启玉统领带领一万士兵驻扎,招募周边的牧民,在这里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城市的名字叫做落日城,地点在今日乌兰巴托以北。
北地的匈奴至此走向末路,三分之一被归顺了不奴族,三分之一归顺了大汉,三分之一被鲜卑人征服。
袁华原本历史线里面,匈奴人的西征没有发生,而不奴族增加了十三万人口,加上不断融合进来的汉族移民,乌孙族和阿兰族,到公元一一六年一月,不奴族的总人口已经达到六十万。
现在,从黑海的西北角到北海的南部,地跨一万六千里,都是不奴族的控制范围。
公元一一六年三月,乌孙部落联盟最后的十一万部落民,正式通过可彦向不奴族发出请求,请求全面加入不奴族。
大匠师会议经过讨论,在公元一一六年四月,全面接收乌孙部落,并要求其中的五万乌孙族向落日城迁徙,以稳固东部边疆。
不奴族总人口达到七十一万。
于此同时,从四河草原到落日城,每隔五十里建立一个百人的驿站村落,开始建立健全的驿站通信系统。
公元一一六年,五月十三日,黑海的东侧,老阿拉什站在城墙之上,南面山岭之上全是漫天的烽火,罗马军团的十万大军终于还是来了。
老阿拉什这一刻,他笑了,对着身边的军官说道:“终于来了!那我们就应该动一动了,按照计划执行吧!”
军官立刻抚胸敬礼,然后快速跑下城墙,将一个红色的信件交给等在城门口的十个轻骑兵,对他们说道:“山海城,可彦将军,红色急报,八百里加急!”
为首的轻骑兵接过红色信件,抚胸敬礼,立刻上马,带着十名轻骑兵一人三马,策马从城门口奔驰而出,向着东面而去。
他们将护送这封邮件到达五十里外的村落,然后村落会立刻派出十名武装牧民继续向东极速传递,每五十里更换十人,日夜不停,将信件送达山海城可彦将军手里。
这条路,长达一千五百里,轻骑兵连续换马,在白天能达到二十五公里每小时,夜晚能达到十五公里每小时,平均时速为二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