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陈妙的两个姐姐真真是大家闺秀。
从小就熟读女德女戒,这二人听着烈女传长大,守着三纲五常,遵从三从四德。
丈夫战死沙场后,二人自觉为夫守贞。
每日只躲在一个佛堂中,不问世事。
若是有人要劝一句她们嫁人,她们则是能拔下簪子以死相逼的。
这两位的事迹不知道怎么回事,传到了太后耳朵里。
太后听了,颇为动容,一时之间想要嘉奖,却不知该如何嘉奖。
这个时候,太后娘娘身边的太监总管便出了个主意。
“太后娘娘,依奴才看,这二人都是不可多得的贞洁烈妇。若是旁的金银玉器赐下来,少不得折辱她二人,倒不如赐一块贞洁牌坊,有您的表彰,比什么赏赐都更为荣耀。”
太后细细算来,也觉得此话甚是有理。
表彰男人的方法多的是。
表彰女子的却少之又少,无非就是赐下诰命。
亦或者是赏金银珠宝,总归是赏些女儿家喜欢的东西。
但这些又怎么能算荣耀加身?
似乎,确实没有什么,比一块贞洁牌坊更能证明她们自身的价值了。
于是太后便赐了陈妙的两个姐姐贞节牌坊,又省下了金银首饰若干。
但陈妙的两个姐姐不愧是贞烈节妇,抱着那贞洁牌坊,哭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至于那些金银珠宝——
陈妙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
她只知道外头的传言是,陈家两位女眷,不忍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又觉得既然以丧夫,再佩戴这些也毫无意义。
只将太后的赏赐充入公中。
也算是为死去的夫君出了一份力。
这样的事迹一传出来,世人对陈家女,愈发赞扬。
那时甚至秀才做打油诗。
——好男不娶陈家女,纵得功名也枉然。
似乎陈家那两个女儿,一时之间就成了所有女子的表率,成了女子中的标杆。
陈家儿郎,似乎也因陈家女眷,而在仕途上走得更顺了。
那时陈妙只是觉得自己的两个姐姐有点傻。
她哪里能